close

   在大一中文課程中,講述到關於飲食文學這部分的概念時,我立刻想到去閱讀林文月的飲膳札記;因為,自己很喜歡料理食物,所以特別對作者將做料理和自己生活中的故事所結合,格外喜歡。

   

   在閱讀完這本書後,我原先打算介紹裡頭的食物和故事;然而,我當時同樣看了令一本天下雜誌所編的散文集,是關於兩岸三地作家所收錄的一些文章。裡頭同樣有提到關於他們那個年代的食物對於他們的關係,老一輩的是兩岸國共內戰下的哀痛、中生代的則是人民公社、文革時期,人民面臨無法滿足最基本生存需求的饑荒。對他們而言,那時食物帶給他們的故事,是現今的人難以想像。讀完後,有些感觸;覺得林文月老師《飲膳札記》一書中的故事,應是屬於她的;那麼,食物對目前的我而言,存在著哪些故事呢?

   

   後來,我將報告的標題改為《那些食物中的美好回憶》,這是自己在大學以後;對於過去每日在自己的家、自己的故鄉生活的回憶。在大學裡、或周遭商圈,其實也存有許多美食,有些是物美價廉的巷弄小吃、有的是高檔精緻的菜餚,然而這些對我而言,嘗到的只是味覺上的滿足,少了那種心底會油然而生的熟悉感以及懷念的滋味。

   

   有些菜餚,因為餐桌上有跟自己一起享用的人,所以顯得格外美味。 或許那是父母親手料理的菜餚,誰也學不來的;或許那是與家人一同到某個餐館用餐,如果沒有一起品嘗的人,那味道可能就─變了。當我在外頭用餐時,見到在家裡母親也曾煮過的同一道菜餚,但那味道總是與在家裡所嘗相去甚遠。因為,家裡吃飯時,父母親總會明白吃這頓飯的家人,他們的喜好、口味鹹淡;所以雖然外面的餐點一樣有其獨到的風味,但少了一起吃飯的家人,這味道怎麼也不對了。

 

   讀了大學之後,幾乎天天外食。餐館裡的食物,似乎只為了使我們填飽肚子、有力氣以外,再沒別的用處。有些餐點對我而言,毫不合嘴;有些縱然覺得美味,卻也只是用餐當下覺得好吃,可能上了一兩堂課後便忘了方才那感受到的美味。

以前覺得在平凡不過的料理;隨著與家人相處時間漸少,難有品嘗的機會。那些食物中的美好回憶,只能存放在心底。

 

    食物不只是食物;因為其中的故事,讓這道料理更為美好,那些屬於自己和家人的回憶。偶爾有機會回家,與家人一起吃飯時;母親為我們準備滿桌的菜餚,有的在學校也曾嘗過,但當我再吃這道菜的時候,依舊忍不住讚嘆:這道菜還是要這個味道才好!在前幾個月的寒假時,經過令人疲憊的期末考以及寒訓後;在我終於能夠搭車回家後,回到家的第一頓午餐,其中桌上的一道菜更是專屬於我與家人的美好回憶。那道菜說來有點類似佛跳牆,但裡頭的食材全都是家人最愛的食材。因為每逢過年時,總要祭祀祖先而準備許多道菜,然後全家人一連好幾天都會吃這些祭拜所準備的菜。有一年,母親便將好幾樣食材放到鍋中一起熬煮,結果出乎意料地受到全家人的喜愛。

    
從那年開始,每年冬天必定會嘗到這道料理,這道菜其實應該說是道湯品。
用逢年過節祭拜用的幾樣肉品加上冬天最合時的白蘿蔔、鮮香菇以及蛤
蜊作湯底,然後放進其他菜餚一同熬煮,這樣菜的味道既鮮甜又有濃郁滋味卻不會有如佛跳牆般帶著油膩感。我想這道料理中的一些故事,或許是和家人在廚房中處理食材、或是為了加不加這樣菜進鍋中而爭執不下,這是只屬於我和家人的美好記憶。

 

   餐桌上的菜餚有些故事、有些回憶,那些屬於自己和家人、自己和情人、自己和朋友,以及自己與自己的回憶。雖一開始是因課程上所需,但透過閱讀《飲膳札記》,那些塵封腦海的記憶又再度被我想起,那些食物中的美好滋味呀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